首页 > 1627崛起南海 > 1555.第1555章 硬撑到底

我的书架

1555.第1555章 硬撑到底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555章 硬撑到底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必然有各种各样的江湖骗术。特别是像海汉人这种以富贵有钱而著称的群体,自然更容易引来形形色色的骗子。胆大包天的骗子们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之下,往往会无视被识破之后的严重后果,选择铤而走险。

这个冒充皇商的曹禄便是这种人,他本来就是从宫里出来的阉人,对于宫中各种规矩和皇室的情况都略有所知,糊弄普通人也不易露馅,所以才选了这么一个独辟蹊径的路数。一般人根本就料想不到有人胆敢打着皇家的旗号的行骗,而曹禄等人便正是利用了这样的心理冒充皇商。这伙人曾在江浙其他地方有过得手的纪录,这次听说海汉高官在宁波接见商人,尤以有官府背景的优先,于是曹禄等人便打算以皇商的名义过来混一混。

他们并不指望真能跟海汉达成什么合作协议,毕竟这只是个空壳团伙,并没有真正处于经营中的生意。但他们大致听说了一些海汉高官与本地商人们会面商谈的内容,知道海汉是打算要在浙江大量经营实业,于是便想着借助最近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象山盐场一事,以皇商的身份与海汉商议合作。这伙人既没有渠道也没有资本,当然不可能真的拿下食盐的销售代理,而是如石迪文所说的那样,打算在与海汉谈成初步协议之后,便拿着这个结果去诈骗那些相关的下游产业,从其他商人手中骗取钱财。

这个构想其实具有相当强的可行性,因为海汉在大明开展贸易时一向都喜欢选择有官方背景的商人作为合作伙伴,以此来获得与官府接触的渠道和人脉。而曹禄一伙所假冒的皇商身份,可以说非常针对海汉的这种习惯,并且在短时间内也很难验证他们的身份,毕竟曹禄自称是从南京过来的,而南京到宁波直线距离都超过七百里,海汉就算要派人去南京验证身份也不是两三天能办成的事,这么长时间已经足以让曹禄等人实施计划了。

不过曹禄一伙大概也想不到,这个姓石的海汉将军并非对商贸和外交一窍不通的武夫,而是十分精明的万事通,即便是谈及跟皇室相关的事情,石迪文也是十分清楚。曹禄对此准备不足,他所知的那些用来震慑石迪文的谈资,根本就没派上用场,反倒是在石迪文看似漫不经心的提问之下慢慢露出了马脚。

石迪文对于大明皇室的了解,其实也是来自于外交部和安全部所准备的资料。大明二十七个藩王,其中并没有哪位藩王的封地是在南京,这曹禄一伙以为海汉对大明皇室情况知之不多,随口虚构一个王爷的资料就能糊弄过去,却不曾想根本就过不了石迪文这一关。细节方面不够讲究最终让这伙骗子无从遁形,石迪文稍稍动用了一点刑讯手段,吃不住痛的曹禄便全都招了。石迪文还特意命人将他押送到前院,让等候在外面的其他商人看到,以震慑其他心怀不轨之徒。

至于曹禄等人所设计的后续骗局,自然也就无从施展了。不过石迪文大概也想象不到,在前院等候的人之中居然还有章曲这么一号人物,也是跟曹禄几乎一样的路数,不过级别还要更低一点。当然了,章曲假冒的身份级别低一些,也就意味着扮演这个身份的难度也会相对较低,所以先前与石迪文的对话中,章曲基本上没有露出什么明显的破绽。而石迪文因为才抓出一个诈骗团伙,防备心也稍稍有所松懈,对于章曲的身份并没有产生怀疑。

但章曲的目的与曹禄那伙骗子不一样,他是想借助与海汉高官见面的契机,寻求一个得到招募,进入海汉官场的机会,而贩卖象山盐场未来出产的食盐倒并非他的意图,只是借此作为话题来与石迪文攀谈而已。

章曲自然并不愿意跟石迪文深入讨论刚才那伙骗子的问题,当下便主动引开话题道:“其实在下对海汉仰慕已久,如果不是家人阻拦,在下或许早就去应聘贵国的招募了。”

“招募?”石迪文一听这话果然是来了兴趣,主动问道:“章老板是打算应聘什么职位?”

“在下早年也曾考过科举,有个秀才功名在身,听说贵国对有功名的读书人特别青睐,所以一直都很想去试试。”章曲见石迪文接了话,赶紧将想好的词说了出来,带着期望的神色看着石迪文。他假冒官商来到这里,目的便是让海汉高官给自己指条明路了。

大明读书人只有中举才能进入官场,但海汉因为治下人口数量有限,文化教育的普及程度也还不够高,对于读书人的任用需求大,就必然导致了要求就相对要低一些,章曲可是听说过不少诸如“秀才当县官”、“举人管理一州之地”,这类大明文人投靠海汉之后便在官场发迹的传闻。对于做官,章曲其实心底是有一点执念的,就算没法在大明当官,能去到别的国家做官,似乎也算是一种达成心愿的途径了。

更何况如今的海汉可不是什么番邦小国,而是货真价实能跟大明平起平坐的远东强国,以海汉的发展扩张速度而言,对于官员的需求量非常大,在这个国家做官的前景当然是非常不错。章曲过去虽然没有从政的经验,但他认为自己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天下什么道理不懂,去海汉当个小官应该还是不在话下。

不过石迪文接下来的回应却是让他微微有些失望:“秀才吗?那不知道章老板过去有没有在衙门里做过师爷、书吏之类的差事,我是指能够真正接触到地方政务的那种岗位。”

对于石迪文的问题,章曲很想自吹自擂一番,但他又不敢这么做,因为石迪文只要稍稍一问细节,他毫无施政经验的真面目便会立刻暴露无遗了。于是章曲虽然不甘,但也只能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并无这方面的经验。

“那章老板对术数计算方面是否擅长?我国有很多部门都需要精通计算的人才,比如专门负责处理贸易事务的商务部就有很多职位空缺。”石迪文倒是毫不气馁地继续问道。

“这个……在下大概也算不上擅长……”章曲的心不禁又沉下去一截。他倒是知道海汉人普遍精于计算,否则也不会以商立国了。石迪文提出的这种要求,倒也不算过分,但偏偏就是章曲的短板,而且也没法糊弄过去。

石迪文没想到这位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本事,居然还能当着自己的面表露出想要投身海汉官场的意愿,真当认识几个大字读过几天四书五经就能在海汉当官了?就算当个村长那起码也得懂基本的行政管理和农业方面的知识才行,这位既没有从政经验,又不善术数,那就不可能有比较好的去处了。

“那章老板有什么擅长的本领?”石迪文耐着性子问道。

“在下熟读经史子集,了解治国之道,可为贵国献计献策。”章曲终于有机会自我吹捧几句,但可惜石迪文没听两句,脸上已经显出了不耐烦的神色。

“嗯……这个嘛……以章老板的情况,大概可以去我国的教育部应聘,看看适合去哪一级的书院当老师。”石迪文所能想到最适合章曲的差事,大概也只能是这样了。好歹也是考中了秀才的人,文化基础应该是没问题的,起码教教看书识字应该问题不大。不过这种差事的待遇肯定就不如做官了,八成还没在浙江待着舒服。

像章曲这种本身有一定官方背景的商人,石迪文认为他应该不会纡尊降贵到海汉去做个教书先生。至于章曲所说的什么治国之道、献计献策,石迪文自动就过滤了,海汉国怎么发展自有执委会和众多穿越者共同规划,哪里轮到这个时代的人来发表意见了,何况还只是一个没有任何执政经验的秀才,让他参与治国,岂不是一个笑话。

石迪文甚至在想,大明文人如果都跟这人一样,读了几本经史子集就觉得自己是国之栋梁了,那也就难怪这个庞大的帝国一直在走下坡路了。

章曲听到这样的回答自然大感失望,如果只是想当个书院的教书先生,那他又何必苦苦追求一个投靠海汉的机会。俗话说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章曲自然希望自己所拥有的学识,能够得到海汉高官的青睐,然后直接给他现场封官,风风光光地离开大明。但现实显然比较残酷,面前的海汉高官显然并未意识到他的价值,语气中甚至有一种难掩的轻蔑,气得章曲在心中暗骂石迪文为“莽夫”。

很显然在到海汉做官这件事情上面,双方的诉求并不一致,石迪文需要的是有真材实料的人才,而不是这种只会夸夸其谈的读书人;而章曲自认有一肚子的本事,只是遇不到识货的伯乐。两人在这件事情上的价值观相差太多,根本就没有谈到一起的可能。

只是章曲对于这样的结果并不甘心,他一心想要做官,甚至不惜为此甘冒风险来这里毛遂自荐,如果被石迪文这么几句话就打发了,那这趟岂不是白来了。

章曲鼓起勇气,对石迪文道:“石将军,在下对于海汉仰慕已久,一直期望能够为海汉效力,但也一直不得其门而入,或许会有比书院教师更适合在下的职位吧?”

石迪文当然也察觉到了面前这人的态度有些古怪,别的商人进来见到自己,都是抓紧时间谈正事,期望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与海汉的贸易谈判,只有这人似乎并没有把先前谈及的食盐生意太当一回事,而是对加入海汉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准确地说,似乎是对到海汉做官有兴趣。

石迪文在浙江这么长时间,形形色色的人见得多了,其中倒也不乏有章曲这种“官迷”,一心就想着要去海汉做官。如果是早两年的时候,海汉自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人收下来再说。如今虽然各个政府部门仍有极大的人员需求,但相应的要求也升高了不少,并不是以前那样只要识字就来者不拒了,想做官至少也得有一定的基础才行。

当然了,像章曲这种情况,石迪文也不是不能收,但肯定得先送去三亚接受一段时间的政务培训,然后再由那边视其培训成果给予分配。如果成绩优异,加上个人条件不错,那直接封个县长之类的地方官也不是不可能。只是石迪文不太明白,为何这人对当官的执念如此之重,明明在他面前就还有更好的选择,比如成为海汉的合作商。

石迪文在心头斟酌了一下,这才对章曲回应道:“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就算是在大明当过官的人来我国重操旧业,那也还是得经过一段时间的上岗培训,由培训机构考核认证合格才行。我怕章老板到时候去个几天就没耐心了,那样岂不是浪费大家的时间?”

章曲一听事情还有转机,当即便表态道:“培训没问题啊!在下所缺的便是施政经验,想必贵国所提供的培训一定有这方面的内容。只要在下的能力可以有所提升,相信就能胜任贵国更多的岗位了。”

石迪文算是看明白了,这人不但是官迷,而且是极为执着的那种,想方设法都要打入官场才肯罢休。这估计也就是没中举,要是中举了有在大明做官的机会,他就肯定不会选择海汉这个发展方向了。但既然对方表达了如此强烈的意愿,石迪文要是连接受培训的机会都不留给对方,那未免也太不近人情了一点。

“那要不这样吧,你先在这边登个记,等明天有船去舟山,你跟着过去,那边自然会有人接待你,安排后续的事宜。”石迪文决定还是给他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本章完)
sitemap